2011年10月19日 星期三

尋找內在小孩

在戲劇理論裏面,人格是一種面具,因此在面具之下,我們還有另一個我,甚至更多的我。跟不同的人互動,我們學會戴上不同的面具;久而久之,面具成了真正的我,再也拿不下來,也忘了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我。

在這麼多同時存在的我之中,有的是男人,有的是女人;有的是老師,有的是學生;有的是老人,有的是小孩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閱歷的增加,這些我愈來愈多,性格也愈來愈複雜;隨著人生的開展,情節的鋪陳,這些我開始嘗盡悲歡離合,酸甜苦辣。

這些外在經歷對你的改變,反映在你的起心動念、眼神表情;反映在你的生活習慣、舉止動作;反映在你的身材容貌、穿著打扮;反映在你的住宅居所、傢俱陳設;反映在你出入的場合,往來的對象;最重要的是,反映在你內在的禁區,以及內在小孩的消失。

你忘了所有關於這個內在小孩的一切,他喜歡在睡覺時有人拍他的胸口,喜歡在別人說話時搶話,喜歡在開心的時候大笑,喜歡在不高興的時候踢翻垃圾桶,喜歡回答「我記得」。你忘了你曾經如此天真、活潑、輕盈、喜悅,相信這個世界是如此的美好。

這個世界的確是如此的美好,只要你找到你的內在小孩,和他對話,滿足他的需求與想望;那可能只是一個靜默的冥想,一個身形的舞動,一朵花的低語,甚至只是一陣溫柔的微風。讓瑜伽將你的手輕握,有如牽起內在小孩的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